Roam Research搭配Readwise, 自动流打造第二大脑
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再缺乏信息,但在这个人人都能生产信息的时代,却换来太多噪音,知识付费应运而生。
然后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富人付钱筛选资讯,穷人花钱买更多,就这么赤裸。
但其实看多不如看精,现在随处是垃圾信息,怎样能更好解决这个问题?🤔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个人信息管理
个人信息整理一般分成四个层次:
Capture: 捕捉信息
Organize: 整理信息
Distill: 过滤信息
Express: 表达信息
估计绝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第一、二阶段,但其实随处hightlight,堆砌笔记,或者收藏文章再看基本等于自我陶醉:我今天有阅读,我有学习。。嗯,当然总比不看好
我不确定各位看东西的目的是什么,但我一般要么好奇,要么是为了解决问题,从不看大数据扔来的。
如何更好地做个人信息管理?
1. 找对信息源
信息源过滤是第一步了,看垃圾信息只会浪费时间,甚至造成焦虑:Garbage In, Garbage Out|如何用数据操纵无知
其实找准感兴趣的行业几个有品位的IP,那么这些人的日常资讯就是一个很好的signal. 举个例子,假如我想了解最近数字游民的新资讯,我会刷Jarod的推特。自带品味&过滤,信息质量杆杠的。
2. 进行信息整理
会不会很多人好奇作为内容生产者怎么可以保证有源源不断的灵感?
对其它人不太确定,但我经常会在阅读&看资讯,同时也会把精华纳入自己的大脑,特别会记录#这勾起了我什么想法。
3. 定期进行删除,只保留精华
这步很重要,我会持续删减,然后同步思考各信息间的链接 🔗
前段时间看到这图特有意思,这可以说明很多东西:
市场上大多数人真的是talkers,略懂皮毛,大部分精力用来到处吹,例如内容创作,各处拼贴文章的洗稿的,这些人注定只能成为是cook.
但真正的chef是保持原创和持续创新的。
不过真正有才华的人太少了,更可怕的这些人还十分低调,因为大部分精力用来提升自己,没时候闲聊;我认识的这类人,基本大部分时间在静静看书,做事;相反,越高调的那些,感觉越心虚,因为没有底气支撑。
4. 用自己的话表述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教,所以为什么这么多人很愿意分享资讯,其实说白了也在学习。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大方分享自己懂的东西,因为分享的过程中其实我也学到更多:win win
最后一个推特归纳:
其实以上也是学习的整个流程,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估计对我熟悉的铁粉都知道我爱捣鼓工具 🤓️
但能不能有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呢?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实不相瞒,我最喜欢捣鼓不同工具,如何搭配能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这期安利我近期挚爱Roam Research + Readwise,
作为一枚RR的铁粉,但我不想手动复制粘贴,所以我开始找工具如何实现自动流操作;试想一个场景:假如能把我每天看过的书&好句,听到的音频,甚至随时看到的好东西能自动记录下来就完美了 🤔
Readwise + Roam Research >
打造第二大脑必备 🧠
Roam Research之前简单介绍了:推荐一款私藏小众笔记神器: Roam Research
这工具三大特色:
多平台自动同步、多番回顾、协助回忆
这是我近期最爱神器,更赞的是已拥有和RR搭配游戏的beta版。其实可以把Readwise当作粘合剂,把平常看到&听到的精华自动传输到RR.
Audio
音频
Airr这软件本身也是听播客神器,有木有大伙和我一样的经常在播客听到一些好东西然后恨不得马上停下来记录的。
那么Airr就省心解决了这个困难,还自带字幕和聚合的精华笔记,名副其实的#sharingiscaring
Kindle
看书常用工具之一了
这个估计就不用怎样作介绍了,看书必备神器之一了;也能直接在阅读时highlight, 但问题是:如何能更好地存放里面的精华?
通过Readwise完美解决,还很直接:把kindle的notes全部输出 – readwise – rr
Medium
Medium, 一个能自由发表言论还不会被乱删帖子的高质量内容平台,不过英文内容为主,也欢迎在这儿关注我 👀 https://medium.com/nataliamok
这个更简单:将日常阅读的highlight – readwise – rr
Hypothes
最近新发现的插件!能直接hightlight所有网页看到的好东西 👀
良心推荐啊。
我日常碎片阅读的地儿之一,在这儿能和很多各行业的大神亲密接触:)
自动同步到RR后,效果如下:
Instapaper
这个是自动把文章保存下来,晚点儿再看的神器,界面干净。
以上提及的全部骚操作只需要Readwise就可以优雅实现了。
有付费版和免费版,但基本二杯咖啡的钱我就不省了,毕竟时间更贵:p
不妨试想一下,每天醒来有工具自动把你前天看好的好东西自动归档,真的不要太优雅
通过以上的自动流把信息纳入rr后,其实找信息间的链接,整理&删除才是最重要的,找信息间的链接我会很直接用#,然后rr会把这相关信息自动形成一个page.
例如这是不同时期我#Productivity相关点子,那么当我要写效率的相关文,我只要直接来到这页面,就很容易找到关联点,然后一气呵成了,也就是大伙现在在看的这篇:
不过也温馨提示:其实这些工具只是帮我们解决效率问题,不要弄巧反转;看到有小部分人经常沉迷于研究工具本身,忘记了其实工具只是替我们解决问题呀。
反正没有最好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的好;但以上就是我的私人学习&提升效率方法,不妨可以借鉴哈:p
写在最后
发文前也看到Roam Research的最新估值,但我觉得这一切只是开端;作为一枚早期铁粉,表示完全没有感到意外。
欢迎留言安利更多不为人知的玩法:)
Stay tuned for mor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