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Roam Research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 🔧 从19年四月份开始用这,我还花了$99专门上一个课程学习如何用,也专门花时间写了二篇文分享:
Roam Research搭配Readwise, 自动流打造第二大脑
但之前我在做年总结,感觉不对劲:
1. Data security
数据安全
这个是我最顾虑的点,假如某天数据丢失或者被hack怎么办?
近段时间也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写daily notes时潜意识提醒不要写太私人的,那这就和初心相反了,我的笔记就是要记录真实想法呀。
其次我们活得比这些公司更久,某一天倒闭怎么办?这个来源于最近我在做大清扫有关 🧹 已注销大部分云服务,数据得掌握自己手里。
还是不相信网页上的应用,本地存储才放心。
2. Sustainable
持久性
RR每月$15美元,大概3杯咖啡的钱,也不介意付;每年$180,但以后能一直用下去吗?20年后?30年后?50年后呢?我现在想东西更长远了。
但更重要的,付这个费但对私人数据安全没保护作用,犹如玩刺激的游戏但压根没买保险。
3. Simplicity
精简
突然感觉rr有点像icloud,习惯了便利,只会越陷越深,有种被lockin的感觉;以后搬数据只会更麻烦,例如我的相册暂时10万张照片,不想全部下载了,现在只挑想保留哪些。
我也压根没时间回头看每张照片
我也压根没时间回头看每份笔记
所以之前在删除部分笔记,只保留精华,然后回顾这几月份的笔记,的确记录多了,但感觉很多也是junk, 但RR通过自动链接能回馈到我们的大脑,给到reward反馈的作用。
那这个是双刃剑了,能用好固然更好。
近段时间各类笔记软件雨后春顺般出现,但记笔记的关键是「耐用」不要一味追求新奇的热门软件,我决定淡出这领域的玩具了,直接回归markdown 🔧
也看到很多人一直研究各种新工具&新功能,感觉这完全是treadmill. 一直寻找最新奇好玩的,容易忘记当初记笔记的初心:记录。
现在我只想追求更简单的:单纯地拥有安全的地方能毫无保留地记录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也不用担心会丢数据或被盗取。
温馨提示:
导出RR的markdown,格式需要部分手动操作;长期下来只会越陷越深,整理成本更高。
之前二篇文也安利了很多人入坑,但我还是认为这个是好产品,只是和我个人现阶段需求不怎么吻合。
嗯,我已经取消Roam Research了,其实我大可以自己私下取消就好,但感觉有责任分享以上这些忧虑,仅供参考。
突然感觉当自媒体就是能保持中立,自由发表观点,或许这样才获得更多人的信任吧。
Own your data
最近特朗普接连被推特,脸书,youtube封锁,不管是不是他的拥趸,无可厚非;平台权利的确越来越大,但也再次验证拥有自己网站和内容才是王道
💻
www.nataliamok.com
( 不妨收藏哈 )

0 Comments